变频器的故障中,其中有80%的故障是电路问题,是主要的故障之一,维修的大部分时间也是花在驱动电路上。
而驱动电路跟逆变功率模块有息息相关,所以这不单是从信号流程上来讲,驱动电路的异常,不仅表现为逆变模块的“无常工作”,而且可能会导致上电过程中逆变功率模块不可逆的损坏——直接炸裂!与其让逆变功率模块承受损坏的危险,不如在驱动电路上多下点功夫。变频器的维修,都离不开逆变功率模块的经常性损坏。
变频器电路中的逆变模块是易损部件,这样就注定了驱动电路是“故障的频发地段”。当逆变功率模块击穿损坏时,驱动电路首当其冲,也会经受强电动势冲击而被动损坏。驱动电路也不仅是提供逆变功率电路的六路激励脉冲,往往也承担着对IGBT的管压降检测和驱动电压的检测,因而也像“贴身警卫”一样承担着对逆变功率模块的直接保护任务。
整体上差距比较大:
矢量算法是西门子提出的,DTC是ABB提出的,这两家依靠算法起家分别做到了第二,如果国内仍然采用矢量或者DTC算法,那么从投入的研发经费和时间上就没法和这两家比,这样我们差距靠什么弥补?
或许大家觉得控制原理都知道,但举个例子来说,变速箱的原理世人皆知,为啥国内重载和汽车变速箱始终做不好?航空发动机原理看看都懂,印度投了几百亿连个样机都做不出来!
除非有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控制理论或者主要器件,重新定义变频器,弯道超车!否则只能靠我们的加班和勤奋无限接近。都说苹果把诺基亚干掉了,但是诺基亚仍然是手机的,只不过苹果把手机重新定义了,诺基亚时代手机是用来打电话发的,苹果时代手机打电话发的功能比例甚至都可以忽略了。
细分用户市场差距不大:
这里的细分市场差距不大指的是对用户来说的。举例来说如果用户仅仅控制个风机,什么功能、性能谁都能做得到,多了都是浪费,高出的部分完全用不到啊用不到,而且国内品牌在界面及操作上更友好
1.如果条件允许,或是你的逻辑能力超强,可以先用软件的仿真功能做测试,但是很多繁琐的程序很难用软件仿真看出程序是否正确。
2.将程序下传到PLC中进行在线的调试。如果设备不动或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,先不要去修改程序,很可能是传感器没有调试到位,如果确保传感器无误,再去修改程序。
第七步:调试完成后,再次编辑程序
在上一步的调试中,由于对程序有所修改,故必须再次整体检查或编辑一下程序,然后将终的程序下传到PLC中。
第八步:保存程序,做好备份
在之前我们已经将终调试并修改完成的程序下载到PLC中,如果PLC在执行该程序时完全无误的话,就将该程序上传到计算机PC中,然后将程序压缩成压缩文件,这样不容易感染,如果条件允许,也可以将此程序烧制到光盘中。
第九步:填写报告
使用PLC进行企业设备改造时的规范编程顺序是什么?
完成编程后,应该填写后的调试报告,将遇到的问题和程序的一些难点问题一一记录下来。因为长时间以后,自己也会对程序的某些技巧的地方遗忘,同时也方便其他同事能够理解你所编写的程序。
虽然不同PLC使用的编程软件不同,但编程步骤大致一样。步就是进行硬件组态,根据实际PLC的类型建立硬件配置及相应的通讯配置。硬件组态完成后,将之前在纸上记录下来的I/O地址写在软件的符号表中。不同软件对于符号表的定义可能不同,但一般都有该功能,保证符号表填写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。在编写符号表时,不仅要把设备输入输出的地址写正确,好再给每个地址命名并添加注释,这对后面的编程会非常方便。不需要在编程时每次都查询地址,只要填写命名好的名称即可。
第四步:写出程序流程图
在编程之前,一定要在草稿上写出程序的流程图。一个完整的程序,应该包括主程序、停止程序、急停程序、复位程序等部分。如果软件允许,应该将各个程序按“块”的形式编写,即一个程序是一个块,终将每个块按需求来调用即可。PLC擅长的就是处理顺序控制程序,在顺序控制中主流程是核心,一定要确保流程的正确性,要在草稿上仔细检查。如果主流程存在问题,当程序被PLC执行后,很可能发生撞击,损坏设备或对人身造成危险。
第五步:在软件中编写程序
确保主流程没有问题后,便可以在软件中编写程序了。此外,还要注意停止、急停和复位程序的正确性,尤其是停止和急停程序,这是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重要的程序,万万不可小视。一定要保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,只要执行停止或急停程序,设备不会对人身造成伤害。还有一个小细节,有经验的在处理急停按钮时,程序中都用常闭点,这点要注意。